利兹联好久不见!
这个周末,足球圈被利兹联刷屏了。在这个金元足球日益横行的时代,你很难想象一个英冠冠军能够掀起如此大的风浪。而这种全民情怀热潮,只因为21世纪初的惊鸿一瞥。是的,即便你不是资深球迷,也一定对利兹联的故事有所耳闻。近20年前,“青年近卫军”一词只属于他们。
利兹联给很多球迷都留下一种“若即若离”的印象,它看起来那么熟悉,又显得十分陌生,人们对它的历史知之甚少,甚至“白玫瑰”的绰号都是中国人的说法——在英国,“白玫瑰”是约克郡的象征,利兹联则被称作“白衣军团”或者“孔雀军团”。在百年历史的大多数时候,他们都是豪门逐鹿的配角。
相对于英格兰众多诞生于19世纪的球队,1919年建队的利兹联绝对是年轻的一个,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,他们始终徘徊在顶级联赛和次级联赛之间,直到功勋主帅唐-里维的到来。1968/69赛季和1973/74赛季,白衣军团两次问鼎英甲冠军(英超前身),这期间还拿到了联赛杯、足总杯和社区盾杯冠军,并打进了1975年欧冠的决赛,只可惜倒在了巅峰拜仁的脚下。
这些辉煌都太过久远,真正惊艳世人的,是世纪之交的那支青年近卫军。这一切还要从里兹代尔1997年成为利兹联主席开始。他是利兹本地人,也是球队的铁杆球迷,唯一希望做的,就是将爱意与心血倾注球队。在他入主俱乐部之前,白衣军团的联赛战绩仿佛坐上了过山车,一会儿濒临降级,一会儿联赛第五,一会儿又回到中游……
在经历了格拉汉姆时代的承上启下之后,利兹联迎来了命运的拐点,1998年,球队助理教练奥莱利转正,青春化政策成为利兹联的主流。19岁的伍德盖特和兰-史密斯、20岁的麦克菲尔以及21岁的伊恩哈特开始独当一面,球队的战术风格则从传统的高举高打模式转变为快意恩仇的“对飙”模式,白衣军团就此突然被贴上了强队标签。
1998/99赛季,利兹联一举杀到英超第四,一支以哈塞尔巴因克为战术支点的球队开始成型。之后的一个赛季,21岁的布里奇斯和22岁的丹尼-米尔斯也来到了埃兰路球场,让朝气蓬勃的足球风格有了更多的信仰支撑。球风积极进取,比赛激情四射,一支崛起的白衣军团吸粉无数,一度在1999/00赛季领跑英超积分榜,并且以季军身份结束赛季。
英超季军,意味着利兹联获得了参加欧冠的门票,但在当时,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仍是一支草根球队。为了让一袭白衣在欧洲赛场扬名立万,里兹代尔为首的董事会开启了豪购模式,2000/01赛季,利兹联在夏冬两个转会窗口连续吃进维杜卡、达科特和费迪南德,阵容一举产生蜕变,青年近卫军只待惊艳欧洲。
球队巨额的投入带来的是球场上的优异成绩,2000/01赛季,利兹联在欧冠赛场接连奉献高光表演,他们无惧皇马与巴萨,击败米兰、拉齐奥和拉科鲁尼亚等当时欧洲一流的球队,一举杀进了半决赛。遗憾的是,他们最终没有跨越同样处于巅峰的瓦伦西亚,未能复制1975年决战欧洲之巅的壮举。
即便只有惊鸿一瞥,当初的那支利兹联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们拥有包括科威尔、鲍耶、哈特、阿兰-史密斯、伍德盖特以及罗比-基恩等多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球员,青年近卫军成为一个足球时代的无上经典。在当时,他们的白色球衣一度风靡中国,成为年轻人们构建足球队时的一大选择。
可惜的是,利兹联快速引援崛起的基础是里兹代尔的巨额贷款,这就注定了球队必须保持战绩的可持续性来维系收入,然而在欧洲赛场风光无限的这个赛季,利兹联位居英超第4无缘欧冠,这一次里兹代尔选择继续豪赌,他不断加码引进赛思-约翰逊和罗比-福勒,结果球队在2001/02赛季只位列英超第5。
无法进入欧冠,就注定利兹联只能靠出售球员维持生计,费迪南德走了,奥莱利下课了,包括鲍耶、福勒、基恩、马丁和科威尔在内的非卖品们都送上了转会市场,终于,在闯进欧冠四强三个赛季之后,积重难返的利兹联降入英冠。2003/04赛季阿森纳不败夺冠的盛世繁华里,只剩下利兹联无比落寞的身影。
在当时,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想到,昔日风光无限的青年近卫军回到英超竟然会用去16年。事实上,在降级最初的几年,一落千丈的利兹联让人丝毫看不到回归英超的希望,2006/07赛季甚至再降一级进入英甲,直到2010年才重回英冠。但情怀与信仰总是无价,2018年,球队等来了新老板,随后等来了疯子教练贝尔萨,也等来了冲超的曙光。
当年哭泣的孩童,如今也成为了孩子的父亲;曾经清晰的记忆,现在也有了泛黄的痕迹。很多故事已经走远,而更多的故事仍待开启。白衣军团回归英超,让人们的情怀有了安放之地。也许在挣扎多年之后,这支球队早已不是当年的青年近卫军,但他所承载的信仰与激情,从来未曾改变。
英超之路注定奋斗艰难,故事却总要有人写下新的篇章。这一刻,我们唯有对白衣军团送上祝福——利兹联,好久不见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Comments on '利兹联好久不见!' (0)
评论Feed